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要推动江门大广海湾建设,做实“一点两地”全新定位,加快建设世界级的大湾区、发展最好的湾区。当前,江门正抢抓“大桥经济”黄金机遇,以大广海湾经济区为突破口,助力新阶段粤港澳大湾区建设,争取打造大湾区粤港澳合作新的国家级平台。
一体化、互联互通的交通体系是世界先进湾区的标配。粤港澳大湾区超级工程深中通道、黄茅海跨海通道将于今年建成,曾被天堑阻隔的江门即将迎来“大桥时代”。
香港博士杜思源在江门市江海区双创园工作,常往返于香港、江门之间,他期盼着跨海通道早日落成。
广东奥柏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 杜思源:
如果开通这两座桥就更优秀了
我们基本上在这里过上了
“1小时生活圈”
1个小时我就可以(从香港)来到江门
随着“双通道”的通车,珠江口东、西岸经济联系将由弱变强,人才、资金、技术、信息等要素资源会加速涌入江门。
五邑大学经济学教授 刘志坚:
“大桥经济”是
对特殊经济现象的一种俗称
这里的“大桥”是泛指跨越海湾海峡
以及大江大河的一些重要的交通通道
它对促进两岸城市群之间交通和经济往来
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
2023年,江门地区生产总值为4022.25亿元,GDP总量在全省排名中实现争先进位。其中,工业投资首次突破千亿元,令江门成为广东第六座工业投资破千亿的地市,深江合作是此次晋级的重要砝码。过去三年,江门累计引进深圳超亿元项目投资额超780亿元,其中制造业项目投资额超500亿元。今年,江门提出要推动城市合作共赢,积极参与环珠江口“黄金内湾”建设,抢抓省新一轮产业转移政策机遇,高水平建设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。
江门市发展和改革局党组书记、局长 江门市大湾区办主任 胡其波:
江门将以“深港总部+江门基地”
“深港研发+江门生产”
“深港服务+江门制造”等模式
推动珠江口东西两岸产业协同发展
这一轮产业转移的主战场正是3240平方公里的大广海湾经济区。一个多月前,大广海湾RCEP经贸科技文化合作交流中心正式动工,18个优质项目签约落户大广海湾。
江门市启迪科技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 郭小东:
我们想围绕侨都的条件
以及连接港澳的优势
把15个RCEP成员国的人才跟技术
通过大桥引进到广海湾
会更好地与世界互融互通
未来,江门潜力巨大的广阔腹地、门类齐全的扎实产业基础、高效便捷的现代交通物流网络、丰富独特的侨务资源、极具竞争力的生产生活成本等比较优势,将为“再造一个新广东”提供无限可能。
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副院长 韩永辉:
江门应紧密围绕“大桥经济”
全力推进两条跨海通道出入口
与周边路网高效衔接工作
加快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
与横琴 前海 南沙 河套重大合作平台
协同发展 错位发展 联动发展
深度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产业分工循环
为江门后续发展
挖掘“大桥经济”配套的潜力奠定扎实基础
来源:广东广播电视台
10-31
粉尘控制
生产过程中的危害呼吸器官的因素,主要有生产性粉尘和生产性化学毒物两大类。工作场所这两类因素中任何一种或多种浓度超过卫生标准,都会对作业者的健康造成影响。粉尘(尤其是工业性粉尘)是对人体健康造成最大的职业危害因素之一,不是所有的粉尘都会被人体吸收。长期悬浮在空气中的、粉尘颗粒越细的,越容易被人体吸入,特别是小于5μm的呼吸性粉尘,会直接进入肺泡并沉积,导致矽肺病,轻则丧失劳动能力,重则死亡。&nbs
12-14
噪音控制
近年来随着高速公路、铁路、城市轻轨、地铁和工业进入机器时代等的迅速发展,对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,但同时它所产生的噪声污染也成了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。普遍的传统的方法是用一些声屏障、隔声罩、隔声间等碍障法的方式去解决。这些方法都要在一些特定的条件下进行才能发挥较好的效果,在实际应用中仍有许多问题,例如位置、场地、距离等,这些方法带有针对性、选择性和范围性,而且不明确更不美观。赛科
12-14
自然生态保育
目前经济的快速发展,土地、森林过度开发,会使动、植物自然栖息地遭受到破坏,威胁野生动、植物和昆虫的生存, 会导致生物多样化消失。生物多樣化消失帶來的危害: • 影响未来的食物来源和工农业资源。 • 土壤肥力以及水质遭到破坏。• 影响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。自然保育的重要性
12-14
自然生态净水系统
低成本污水处理系统(自然生态净水系统) 现今概况污水主要有生活污水、工业废水和雨水。生活污水是指居民日常生活中排出的废水,包括城市生活污水和农村生活污水,水中的污染物主要成分有COD,BOD, 氮、磷、硫,致病细菌等。城市污水可经过市政管道进入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,但我国大部分的村庄没有铺设市政管道和建设污水处理厂,大量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放,对水体和土壤造成极大污染,同时污染物经过厌氧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