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门:迈入“大桥时代” 让“大桥经济”效应充分释放

2024-05-29 56


市委十四届六次全会明确提出要抢抓“大桥经济”黄金机遇,重点工作都要围绕迎接“大桥经济”来展开,凝心聚力、真抓实干,打造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、广东新一轮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主战场。“大桥经济”,为江门经济发展提供了无限可能,进一步拉近了江门与横琴、前海、南沙、河套等重大发展平台的时空距离,为江门开展区域产业协调合作、导入和承接高端产业要素资源营造了更为有利的环境。

备受瞩目的“双通道”——深中通道、黄茅海跨海通道,预计今年建成。为早日实现通车,两座大桥的建设工作正在紧锣密鼓进行中。1月11日下午,随着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桥东泄洪区右幅沥青摊铺结束,深中通道完成全部钢桥面铺装施工。在黄茅海跨海通道T5标施工现场,钢箱梁吊装和斜拉索安装工作也在稳步推进。

黄茅海跨海通道T5标上部结构施工段长何少川说:“目前,黄茅海大桥正在进行上部结构的钢箱梁吊装和斜拉索安装施工。其中,中塔已经完成7个梁段的安装,西塔已完成16个梁段的钢箱梁安装,预计今年6月完成合龙。我们会全力以赴做好大桥建设工作,为江门迎接大桥经济打下坚实基础。”

“双通道”的建成,有利于江门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“1小时生活圈”,珠江口东岸的产业、资金、技术、人才等将加速向江门汇聚。在江海区双创园落户企业的香港博士、广东奥柏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杜思源,由于业务往来,需往返于香港、江门之间。他表示,“双通道”的建成通车,拉近了粤港澳大湾区往返的空间距离,也让港澳青年来江创业的氛围更加浓厚。“如果开通这两座桥就更优秀了,1个小时我就可以从香港来到江门,过上‘1小时生活圈’。如果年轻人从香港上来发展事业,这个成本优势可以帮他们在这里立足、扎根,还有什么理由不来江门发展呢?我们这里是个好地方,环境优雅,又宜居。”

“大桥经济”的来临,意味着江门崛起的重大交通瓶颈得以突破,区位优势将迎来历史性突破和提升。江门潜力巨大的广阔腹地、门类齐全的扎实产业基础、高效便捷的现代交通物流网络、丰富独特的侨务资源、极具竞争力的生产生活成本等比较优势,将在“大桥经济”时代得到充分释放。与此同时,江门正紧紧围绕“大桥经济”,全力推进两条跨海通道出入口与周边路网高效衔接工作,加快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,推动道路快速化改造,加快谋划一批补短板、利长远的重大交通项目,为江门深度对接“大桥经济”奠定扎实基础。

五邑大学经济学教授刘志坚说:“‘大桥经济’是对特殊经济现象的一种俗称,这里的‘大桥’是泛指跨越海湾海峡以及大江大河的一些重要的交通通道,它对促进两岸城市群之间交通和经济往来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,特别对于江门这种处于珠江口西岸的城市来说,更是如此。我们要加快修建能够联通中开高速、深中通道、黄茅海通道这种重要交通要道的交通设施,让流动在交通要道上的要素资源能够尽快流到园区,流到我们企业里面去。”

江门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谭炎明表示,他们将紧紧围绕“大桥经济”开展工作,全力抓好两条跨海通道出入口与江门周边道路高效衔接,重点做好中开高速三江互通、台开快速互通和赤坎古镇互通等出入口与地方公路高效衔接,谋划建设深江合作区至港邑绿色产业园快速通道,全面落实《江门市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》提出的“1133”交通网建设目标,各乡镇、大型产业集聚区15分钟能到达高速公路出入口;各县级城区、大型产业集聚区30至40分钟能到达轨道交通站场,让大湾区东岸车流到达江门后能快捷互联互通,让“大桥经济”效应发挥更充分、释放更彻底。

来源:江门广播电视台

推荐新闻